[转载]《人工智能》杂志“智能驾驶”主题出版!新一轮交通技术变革前景展望
2019-01-10 16:57:43
  • 0
  • 0
  • 0

 1.jpg

《人工智能》杂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CN10-1530/TP,ISSN2096-5036)。该杂志为双月刊,将精准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每期重点围绕“一个主题”,邀请业界专家发表见解和研究成果。

2018年12月的《人工智能》杂志主题是:智能驾驶从梦想照进现实——新一轮交通技术变革前景展望。本期邀请了二十四位撰稿人,奉上精彩的内容。

《人工智能》是一本公开发行的杂志,它的媒体属性将有效地提升并扩大专家、学者、企业等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每年6期的《人工智能》杂志更像是6本书,成为值得学习、收藏的人工智能宝典。

杂志发行对象

发行对象涵盖工业和信息化相关主管部门,人工智能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成员在内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所有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群。

第七期文章及作者 

2.jpg


栏目一:产业分析

1、智能驾驶进化史:梦想照进现实

吴甘沙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致力于研发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出行。创业前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英特尔首席工程师,领导了英特尔的大数据技术战略长期规划,并为中国研究院确立5G通讯、智能计算和机器人三大方向。个人定位:略通商业智慧的资深工程师,尝试破坏式组织变革的技术管理者,用技术推动社会创新的赶潮人。

张玉新

  驭势科技自动驾驶产品安全总监,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吉林大学与UC Berkeley联合培养博士,师从郭孔辉院士和Karl Hedrick院士,从事安全关键系统工程、自动驾驶安全技术、前沿技术专利挖掘与布局等方向工作。

2、智能驾驶领域发展态势与展望

冯晓辉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汽车电子产业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博士。目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5G等ICT领域的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研究工作。

王   哲

  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机器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战略咨询、产业发展和政策规划研究工作,重点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机器智能重大课题工作。

李雅琪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战略咨询和研究工作。

栏目二:前沿技术

1、激光雷达与自动驾驶的产业化之路

邱纯鑫

  RoboSense (速腾聚创) 创始人兼CEO;MIT TR 35、领航人才、高层次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方向博士,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专家;曾在JFR(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等国际顶级机器人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完成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个机器人相关项目的研发工作;2014年创办深圳速腾聚创(RoboSense),开发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高端激光雷达技术,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激光雷达技术领域的先行者。

2、Apollo自动驾驶技术与安全设计

孙勇义

  现任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2008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后加入百度。现负责L4级自动驾驶研发及应用落地。与金龙合作推出自动接驳微循环车阿波龙等产品,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3、智能驾驶测试面临的挑战

周   锐

  中科院自动化所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2017年和2018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现场裁判领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无人车测评体系和方法,以及智能网联测试场地规划建设。

李   力

  清华大学副教授,IEEE和CAA协会会士,IEEE智能交通协会协同驾驶技术专委会现任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智能控制与传感、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

4、高精度地图的世界观

李   阳  

  四维图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总监,负责深度学习感知、决策、自动驾驶仿真等课题。希望通过对地图的充分理解,将AI技术运用在自动驾驶每一个瓶颈环节。

栏目三:落地应用

1、无人驾驶在末端物流配送中的应用和挑战

夏华夏

  美团首席科学家兼无人配送部总经理。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2006年至2011年在Google美国总部,任高级软件工程师。2011年至2013年在百度担任主任架构师。2013年加入美团点评,创建并领导无人驾驶团队,在无人配送应用落地领域进行探索。在无人车、无人机方面都已有多版自研软硬件产品迭代,并建设了无人配送开放平台。

2、自动驾驶在共享汽车中的落地运营

李康清

  现任首汽GoFun共享汽车自动驾驶总监,拥有近20年车联网软硬件系统开发经验,11项国家发明专利。负责车联网商用车物流货运、乘用车分时租赁、共享汽车、网约车、自动驾驶L3、ADAS智能辅助驾驶、智能驾驶舱、DMS驾驶员管理系统、驾驶行为分析与LBS大数据AI智能算法模型等多个大中型项目技术研发与大规模商用运营。

晏科文

  现任首汽GoFun共享汽车CTO,全面负责公司产品技术体系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及团队建设。拥有15年知名外企和互联网公司系统架构及团队管理经历,熟悉智能硬件产品业务产、研、供各个环节,主导过千万级DAU移动互联网产品,包括产品、技术、运营及商业化。历任百度、Marvell、猎豹移动等公司核心业务线负责人。善于对新技术探索及应用,包括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

3、无人驾驶电动集装箱拖挂车的研发

孙   立

  现任天津港集团科信部设备科科长。2006年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后加入天津港集团。现负责港口智能电动集装箱牵引车研发及港口试用工作。天津港集团与中国重汽、主线科技合作研发港口智能电动集装箱牵引车以及调度控制系统等产品,在港口无人驾驶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张栋栋

  现任天津港集团科信部设备科流动机械管理员,2014年长春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后加入天津港集团。现负责协助开展智能电动集装箱牵引车港口测试方案制定、系统调试、参数标定等工作。港口智能电动集装箱牵引车目前具备参与集装箱装卸作业能力,将加速港口生产作业模式转型升级步伐。

王   超

  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感知技术总监。201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攻智能机器人感知技术研究。现负责基于激光雷达的复杂环境感知与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广泛使用于港口、厂区、物流园区等实际应用场景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张天雷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决策规划控制与仿真专家,ISO26262认证工程师,现任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CEO、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无人驾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拥有10余年的无人驾驶领域研究经验,曾参与我国10余款无人驾驶车研发,已公开有60余项无人驾驶相关专利,主要从事决策控制和仿真方向技术研发。

栏目四:挑战与展望

1、自动驾驶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王飞跃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青岛智能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事计算与平行系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

曹东璞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认知自动驾驶实验室主任,滑铁卢大学人工智能与无人车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科院自动化所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驾驶、人车协同与平行驾驶。

李升波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网联汽车、最优控制与强化学习、分布式感知与控制等。

邢   阳

  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智能驾驶高级工程师,青岛智能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平行驾驶部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驾驶员行为与认知、自动驾驶与平行驾驶。

郭洪艳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车辆状态参数估计。

吕宜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智能交通。

李   力

  清华大学副教授,IEEE和CAA协会会士,IEEE智能交通协会协同驾驶技术专委会现任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智能控制与传感、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

吴甘沙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致力于研发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出行。创业前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英特尔首席工程师,领导了英特尔的大数据技术战略长期规划,并为中国研究院确立5G通讯、智能计算和机器人三大方向。个人定位:略通商业智慧的资深工程师,尝试破坏式组织变革的技术管理者,用技术推动社会创新的赶潮人。

栏目五:AI探索

1、智能驾驶对城市空间的变革

李   忠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中国最有独特见地的城市咨询专家,清华、北大等26所院校城市发展课程客座教授,中国最早从事城市咨询的独立策划人。20年徒步世界200多个城市深耕考察,专注于中国城市问题探索,为中国100多个城市和500多个企业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咨询服务。由他创立的华高莱斯,是目前中国著名的城市发展智库之一。

本文来源自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公众号

3.png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