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论文被引用排行榜:微软第一,中科院第三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6日文章报道,根据日经、Elsevier的分析,2012-2016年期间人工智能(AI)相关研究报告获得最多引述次数(注:普遍被视为研究质量指针)的前十大机构依序(由高至低)为微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卡内基美隆大学、多伦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谷歌、清华大学、纽约大学。
报道指出,全球前100大AI知名研究机构当中,中国占了15所,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日本以及韩国分别为3所、3所、2所、1所、1所。 IBM、麻省理工学院(MIT)9月7日宣布结盟。 IBM将在未来10年合计斥资2.4亿美元于美国麻州成立MIT-IBM Watson AI实验室。日经、Elsevier分析显示,IBM、IBM Research在上述榜单中分别名列第47名、第60名。
该排行榜——汇编自《日本经济新闻》和荷兰爱思唯尔国际化多媒体出版集团的学术出版物分析报告——是通过清点有关研究论文在2012年至2016年被引用的次数编制而成,较多的被引用次数通常被视为显示学术研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微软和谷歌等美国公司也表现良好,但日本则远远落在中国之后。15个中国研究机构跻身该榜单前100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迅猛崛起的背后因素之一,是通过提供经济激励措施吸引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中国优秀研究人员回国,然后让他们在充满活力的竞争环境中工作。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7月报导,根据乌镇智库(Wuzhen Institute)的统计,2012-2016年期间中国AI企业共募得26亿美元、虽低于美国的179亿美元,但增幅相当惊人。 报导指出,尽管美国AI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仍稳居领先地位、但近年来中国加快追赶步伐、成长幅度逼近200%。 据估计,全球超过五分之二训练有素的AI科学家都在中国境内。
相关阅读: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出版的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一】
据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报道,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方面出版的论文数量,差不多已经是数量排名第二位国家的两倍。
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有着巨大驱动力,中国的研究人员自2011年至2015年创下了超过41000个出版物的记录。就出版量而言,美国在此期间排名第二,大约为25500篇,日本排名第三约为11700篇,英国第四约为10100篇。
【发表超过500篇论文的独立机构,中国仅上榜一家】
据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在数量方面得分很高,但加权引文影响力则只排名34位,这表明大多数论文的质量不如美国(美国的加权引文影响排名第4)等国。
在此项衡量标准中,排名第一的国家是瑞士,其引文影响力得分为2.71,其次是新加坡(2.24)和香港(2.00)尽管在数量上这三个国家都少于2500种。
再看那些发表超过500篇论文的独立机构,中国仅上榜一家——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超过了引文影响力数值为1的世界平均水平。
引文影响力排名第一由麻省理工学院摘得,得分为3.57,远超其他机构,包括排名第二的卡耐基梅隆大学(2.53)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51)。
【爱思唯尔 2016 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1776 名学者榜上有名】
2016 年的榜单共遴选出 1776 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分布在航天工程、能源、环境科学等 38 大学科。其中,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入选学者数量为 152 名,在所有学科中名列第一。
中国科学院有 279 名学者入围,是高被引用学者人数最多的机构;清华大学以 112 人的数量紧随其后,也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以 90 人和 88 人分别名列第三和第四。
高被引用学者中,人工智能在研究方向中占鳌头。
其中,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集中在①计算机科学(152人)、②电气和电子工程(41人)、③控制和系统工程(40人),以及④神经科学(26人)四大领域。